娄敏


石油工程学院

娄敏


个人简介




娄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负责人、“海工装备研发与运维技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海上丝路海洋资源环境组网观测技术创新中心”海洋油气装备探测与安全实验室主任、国际水下工程技术学会(SUT)中国分会委员、2021年度工程与材料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海洋工程领域SCI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联合客座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


长期致力于深水立管整体响应分析与优化设计、复合材料柔性管应用研发、输送管道流固耦合分析。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


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核心研究成果发表在《Composite Structures》、《Ocean Engineering》等国际TOP期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4项),并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4/1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杰出成果






首创“海洋环境-深水立管-管内流体”整体运动模型,解决了极端环境和管内复杂流动下深水立管流固耦合难题,发现了系统的耦合机制和动态耦合效应,发明了新型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实现了钢质柔性、复合材料管整体振动精准预测。




创立了复杂荷载工况下柔性管截面精细化本构关系,突破现有二维理论模型无法考虑层间应力的缺陷,构建了柔性管渐进损伤失效预测模型,揭示了不同失效模式之间的耦合机理,实现了复杂荷载作用下柔性管损伤失效的精确评估,提出了柔性管铺层多角度缠绕优化设计方法,使柔性管最大承载能力提升10%以上。



成功研制生产了适用于深水油气开发的柔性管系列产品,最大口径12英寸(通类别全球最大)、最高使用温度180℃、最大适用水深3000米,力学性能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实现我国柔性管产品国产化。

项目成果在中海油海上油田及柔性管产品生产中获得规模应用,解决了深水立管重大“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深水油气开发提供了关键利器。周守为院士等同行专家鉴定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考虑内流相变的深水立管动力响应精准预测技术和玻纤带柔性管产品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