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丽





石大山能

新能源学院

王增丽


个人简介




王增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人才、青岛市三八红旗手。长期从事容积式流体机械高效-可靠增压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与应用。


近年来,聚焦国家能源装备发展需求,针对流体机械高参数化发展过程中内部介质复杂非稳态流-热-固耦合增压机理以及能效-可靠性协同控制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团队多学科交叉优势开展持续攻关,研发了一系列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


提出了冷态补偿设计和热态补偿加工相结合的啮合间隙冷热态协同控制方法,形成了整机系统多动静部件耦合振动分析方法,最终发展了超高压压缩机整机系统流-热-固全耦合的高效、低噪、长寿命设计方法。据此指导研发了间隙补偿型啮合副、动力平衡曲轴、冷却水包围气阀和非等流阻多孔管等多项技术,合作开发了舰船CX型高压压缩机、间隙补偿型多圆柱复合包络型面单螺杆压缩机、新型全啮合自回转盘式密封螺旋泵等装备,得到了国家人社部、大众报业等媒体报道,入选青岛市“青春之岛、逐梦潮”专题报道。


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8篇(SCI检索16篇,EI检索9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多项成果进行了转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带领团队入选山东省“青创团队”,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金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杰出成果






针对我国高压/超高压压缩机承受超高压、高转速、重载荷作用下,轴系动力平衡难度大,进排气脉动的激励和响应规律复杂,导致整机系统振动噪声急剧升高问题,在补充了经典往复惯性力分析理论,并考虑往复惯性质量引起的转动惯量瞬变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整机系统多动静部件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突破了国际上传统常转动惯量分析理论的局限,创新研发动力平衡曲轴、冷却水包围气阀和非等流阻多孔管等减振降噪技术


CX

减振降噪关键技术

据此与企业联合研发国内首台舰船用CX型高压压缩机,将振动烈度和噪声从28mm/s、90dB(A)降至5.6mm/s、81dB(A),噪声功率和能量降低87.5%,大幅提高战术隐蔽性,目前已在HJ现役舰船上全面列装,填补我国舰船高压压缩机空白。

设备

鉴定

相关成果发表SCI/EI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获奖证书




针对我国高压/超高压压缩机承受超高温、超高温、强交变载荷作用下,啮合副变形空间严重不协同,摩擦磨损严重加剧,导致卡死失效问题,构建了流-热-固全耦合的容积式流体机械热动力特性分析模型,揭示了热态啮合间隙与热力变形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提出了热态补偿加工和冷态补偿设计相结合的啮合间隙冷热态协同控制方法,解决了热态工况设备易磨损、可靠性差且能效低的难题,实现了容积式流体机械热态性能的准确控制。

据此研发间隙补偿型啮合副,联合企业开发多圆柱复合包络型面单螺杆压缩机、新型全啮合自回转盘式密封螺旋泵等螺旋增压设备,将冷/热态啮合间隙差值控制在8.5%以内,远低于国际现有设计方法(>50%)。

间隙补偿型螺杆压缩机

自回转盘式密封螺旋泵

其中间隙补偿型多圆柱复合包络型面单螺杆压缩机已在九江石化推广应用,并被评为石油化工十大“国之重器”;全啮合自回转盘式密封螺旋泵经胜利油田和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现场应用证明流量比传统螺杆泵大70%,输送介质粘度高达1,000,000cSt,吞吐杂质颗粒直径高达40mm。

九江石化应用

胜利油田应用

成果发表SCI/EI论文18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基金,得到了国家人社部、大众报业等媒体报道,入选青岛市“青春之岛、逐梦潮”专题报道。

“青春之岛、逐梦潮”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