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国情研修心得】肩扛“国家责” 心系“国家事”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2023-05-29




我是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冯昭璇,2019年从瑞典皇家工学院毕业。5月21-27日,受学校安排,我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浙江大学承办的第八期高校青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班,有幸与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103名海归青年教师结识。大家围绕着“探寻起航之地、赓续红色血脉、见证创新发展、勇担家国责任”的研修主题,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短短一周时间,结下了深厚友谊,还有分别时的依依不舍。

嘉兴南湖,我们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和南湖红船: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南湖画舫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浙江大学王明华教授(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长孙)在求是大讲堂作“开天辟地,中国有了共产党”的专题讲座。2小时的讲座,80岁的老先生全程站立演讲。他结合祖父的革命故事和个人的人生经历,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动容和敬佩。

安吉余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通过现场参观教学,我对“两山”理念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余村通过矿山清危复绿、复垦改良、涵养水土,用“遗址公园”取代坑坑洼洼的矿山,用乡间绿道替换泥泞的村路,把水泥厂旧址改建成田园观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在余村重现。“两山理念”既给余村人“破了题”,更让余村“解了题”。

大家还一同参观良渚古城遗址博物院,“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全面立体地展示了遗址考古成果和良渚文化的遗产价值,让我们近距离感悟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更加激发了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除了实地走访,研修班还开展了系列科技专题报告,邀请了多位院士、教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其中的问答和讨论更是带来思维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 


通过这次研修,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头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我们应当发扬和继承老一辈科学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努力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国育才,为党育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统筹  |  任晓东 张钊

排版  |  刘夕琳

审核  |  牛庆玮



阅读  12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