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撷选 | 陈小玲——加油站里飞出的“金凤凰”

教育发展中心2023-12-13

•  •  •  •


她,有着不服输的性格

在平凡的岗位上

一步一个脚印地抒写

一名加油女工的石油情怀

她,有着坚定的信念

始终秉持“苦干实干”的石油精神

用创新服务书写自己的人生华章

她,就是陈小玲



2005年7月,陈小玲走进中国石油百子图加油站成为了一名加油员,然而上班第一天手上又痛又痒的大片红斑给了她当头一棒,她被诊断为汽油过敏症。生性要强的陈小玲并没有因此放弃工作,为了克服过敏问题,在泸州的盛夏她也是穿着长袖衬衣、戴上厚手套上班。

就这样边咬牙坚持边精进技术,2010年,陈小玲被调到公司最大的加油站——龙马加油站当经理。刚上任的她就面临着因龙马大道封闭施工客户无法正常加油的难题,陈小玲毅然决定把汽油“送出去”。说干就干,她带头将加油站的油送到了高速公路建设工地、泸州港口、500公里外的矿山,并且不分昼夜寒暑,只要客户一个电话,陈小玲和团队就会踏上送油路。经统计,龙马加油站外送油料最多时达到每天6万升、一年超过6000吨,相当于一座中型加油站的销量。

“服务别人就是服务自己”,多年来,陈小玲始终致力于提升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并逐步摸索出一套包括“服务+客户”“服务+资源”“服务+团队”“服务+事业”“服务+家庭”的“陈小玲工作法”,并成功入选全国MBA教学案例,面向15个省(市、自治区)、29个城市、3万多名石油人讲述。同时,她还编制了一套“加油十三步操”,帮助团队员工精准掌握加油的13个动作要领,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服务技能。

在微信朋友圈盛行的时代,龙马加油站也建立了自己的线下“朋友圈”——坝坝宴。每到年关,陈小玲都会邀请无法回家过年的客户来加油站的坝坝宴上一起过年,一传十、十传百,坝坝宴的“老朋友”越来越多,在她的努力下,龙马加油站真正变成了“家”油站

小小加油站,人生大舞台。2013年,以陈小玲为核心的龙马管理创新团队成立,专注于攻坚生产经营的技术难题。该团队发明的35kg灭火器保养车轻巧灵便,让女加油员也能单手实现灭火器搬运、翻转调试等操作流程;制作的电子巡检器,能够更好地实现加油现场、油罐区静电可测可控;还有大流量柴油枪、小配小枪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都让她带领的团队成了响当当的存在。

2014年,加油站连片管理模式在龙马“试水”,陈小玲的管理范围从一座站变为五座站,她通过资源调配、师带徒等方式,将龙马母站的管理经验、操作技能、团队精神复制到其他几座站。目前,龙马连片站的员工中,一半以上都成了技术标兵和业务骨干。因为这些优势,中国石油四川销售经理人学院第二分院落户于此,陈小玲走上了院长岗位,学院被命名为“小玲学院”。

“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从油气过敏的加油小妹到加油站经理,从懵懂的技术小白到带团队的骨干专家,满心干事创业、执着专注、一腔滚烫热血的陈小玲从未停歇,她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自强、奋进的价值内涵。

供稿 |张潇涵 刘润

图文编辑 | 张潇涵

责任编辑 | 陈峰 贾爽爽

审核 | 马国刚 李红燕



阅读  217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