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㉒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马文忠教授:捧着一颗“心”投身教书育人

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2024-11-04



  





【编者按】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发展新成果,讲好石大教师的育人故事,现配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推出“师者本色-我的从教故事”征文第22篇,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马文忠教授捧着一颗“心” 投身教书育人》。





图片



热心教育  不改从教初衷

从教30年来,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初心,从未停止对教育的热爱。

1995年大学毕业时,面临众多的“不理解”,我选择做了一名教师。在其他人眼中,我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导师善意规劝,并帮我联系了许多令人羡慕的工作;同学们更是认为我以后可能会后悔。

但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选择”,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从我研究生期间给导师当助教,到给学生讲授部分《专业英语》课程,我就憧憬毕业后能继续站在讲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正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入职后,我数十年如一日地尽心工作、倾心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得到师生认可;这同时鞭策我自觉地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多少年的教学工作,中间也有许多的挫折、动摇和其他机会,如果没有对教育工作的这份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更很难努力去做好。

昔日的同学有的已权高位重,有的已身价不菲,但我一直不悔,因为我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学生们获得的成就、教学上取得的成果也一次次证明了我跟随内心、坚守热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细心教学  工作精益求精

教学工作无止境,它要求我们以细致入微的态度去培养和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始终追求把这份大家口中的“良心活”做到尽善尽美。

一是要对授课内容细心。对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堂课、每一页教案,甚至于教案的重点字句,板书布置,我都要一遍一遍的仔细推敲,反复琢磨,决不允许它“带病上讲台”。

二要对学生细心。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听课表现,是否有良好的互动,是否有疑惑的眼神?并根据观察到的课堂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上课节奏和方式。另外也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其他表现,学习是否有兴趣?是否主动?是否有什么异常?

记得我到学校任教不久,发现班上一名同学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课下郁郁不乐,很少和同学交流,后来听说他因家庭困难,影响了情绪,导致学业也受到影响,最后无奈退学。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大,一直留在我记忆里,我想,如果当时细心一些,多开导开导他,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从那起,我总是尽量多注意、多观察学生,尽可能地掌握他们的情况,关心他们。

还有一次监考,我发现一名学生缺考,询问得知该同学刚办理了休学手续。我立即询问具体情况,并劝她来参加考试。暑假期间该同学又打来电话说父亲生病,我立刻帮她联系,直到住进医院,并特意多次询问她的复学情况。暑假结束她给我说已顺利回到了学校,办好了所有手续,终于可继续学业。教学中,琐碎的事情多,有些我们看来是小事,但对学生可能就是大事,所以,事事要尽心,事事要细心。


专心讲台  心静以求致远

教学要专心,我始终将教学视为我的首要任务。在学校,不仅要应对教学的挑战,还要承担科研、生活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重担有时确实令人喘不过气来,难免要考虑侧重、权衡取舍。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将专心教学作为我的职责底线。现实生活中,确实会有部分教师对分配的教学任务应付了事,反而一门心思去做别的事情。诚然,多方面的工作能使教师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相互关系,势必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到“三个坚持”来平衡教学与其他事务:一是坚持专心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明确这个中心,决不能主次不分,甚至颠倒主次。二是坚持各项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事其他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自己,更好地服务教学,是对教学的深层次促进和发展。三是坚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要综合考虑体力、精力、家庭、工作等因素,若冲突,也决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


用心育人  关爱每个学生

每当我走上讲台,看到下面一张张青春洋溢、充满期盼的面庞,心中总会涌起无尽的喜爱之情。正是这份爱,促使我耐心地面对学生每一处疑问和困惑,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至他们理解。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我迎来了一届届新生,关于那些青春的疑惑,无论是学业上的挑战、生活中的困难、情感上的纠葛还是家庭中的问题,我都仔细聆听并耐心解答,力争做学生们的知心朋友。

关爱是要无私的。对于那些表现优异、成绩卓越的学生,尽管心中充满不舍,但我始终鼓励他们迈向更高层次的学府,追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并帮助他们选择研究方向,联系导师。

关爱也意味着博爱。不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稍差的学生,我都一视同仁地关心和爱护他们。曾经有一名成绩很差、厌学严重的学生,留级、出走,甚至到了退学的边缘。我多次与他深入交流,了解他的处境和想法,努力做他的思想工作。在课堂上,我总是特别关注他的学习情况,用幽默的方式鼓励他,告诉他“我们班一个不能少”、“绝不放过你”。该同学受到很大触动,下决心好好学习,毕业前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不仅所学的课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欠的学分也全部补齐,毕业设计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顺利签到了胜利油田一个较好的工作。

多年与学生一起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爱无止境,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润每一颗同学的心。



统稿制作丨任晓东 张庆荣

陈灵泉 祝德显

素材丨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党委

审核丨孙道峰

图片

阅读  1399
  11